Early Decision,一般縮寫為ED,是美國常見的四種申請方式之一,只見于本科申請階段。ED申請方式只能申請一所學校,而且必須簽署ED協議,一旦被學校錄取,就必需前往。違反ED協議將面臨嚴重的懲罰,學校有權通知其它學校取消違約者的全部錄取結果。只有根據學生的家庭經濟情況,而學校提供的獎學金無法滿足學生的資金需求時,學生才可以此為理由,與學校商量拒絕前往。ED方式適合準備較為充分,申請時間充裕,又是自己心儀學校的情況。*(1)
ED申請方式在不少學校還會分為兩輪,成為EDⅠ和EDⅡ,前者一般11月初截止,后者一般2月份截止。ED方式可以有3種錄取結果——拒絕、延遲和錄取。如被ED直接拒絕,也就意味著該年度該學校的大門就對該學生關上了,但并不會妨礙下一年繼續申請;如進入了延遲榜單,則即使將來學生再被正式錄取,學生也不再有義務必須前往該學校了;如被錄取,則按照協議,如無十分具有說服力的意外,學生就必須前往該校入讀。
與EA的區別
比較項 | ED方式 | EA方式 |
可選學校 | 唯一 | 多所,Single Choice EA除外 |
附加條件 | 需簽署ED協議,如錄取則必需入讀 | 無 |
申請截止時間 | 二者基本相同,一般較RD申請早約2個月 | |
錄取率 | 二者基本相同,但一般高于RD申請 |
*(1)
注:申請者在申請一所ED或Single Choice EA學習的同時,可以通過EA或RD方式申請多所學校;但如果被ED錄取,其它的申請便將自動作廢。違反ED協議,面臨的懲罰將非常嚴重。
與RD的區別
比較項 | ED方式 | RD方式 |
可選學校 | 只可選一所學校 | 不限 |
附加條件 | 無 | 無 |
申請截止時間 | 較早,一般較RD申請早出2個月 | 較晚 |
錄取率 | 較高 | 較低 |
*(2)
參考資料:
(1) Early action Wikipedia
(2) Early decision Wikipedia